“外商在華樹立純電動車合資公司數量不再受上限兩家的制約。”這是新版《目錄》在轎車制作業范疇釋放出的嚴重信號。
文件原文如下:
轎車整車、專用車轎車制作: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樹立兩家及兩家以下出產同類(乘用車類、商用車類)整車商品的合資公司,如與中方合資伙伴聯合吞并國內別的轎車出產公司以及樹立出產純電動轎車整車商品的合資公司可不受兩家的約束。
一條“紅線”已跨越
據悉,1994年國家樹立了“整車公司中外合資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0%”和“外商在華最多只能建兩家合資整車公司”兩條“紅線”,多年來未曾松動。
2016年7月19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有關行政法規、國務院文件和經國務院同意的部門規章規則的決議》稱,轎車電子、動力電池答應外商自貿區獨資。
5月25日,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正面回答了轎車職業外資股比約束疑問:“正在修訂的《外商出財物業指導目錄》擬鋪開轎車電子和新能源轎車電池、摩托車等范疇外資股比約束,目錄修訂稿已由中央微觀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5次集會審議經過。”
以上方針釋放的信號是,“股比約束”這條“紅線”正在松綁,比方轎車零部件職業的外資股比約束有望全部鋪開,但傳統轎車股比約束還沒松口,這好像與中國轎車工業協會及國內多家干流整車公司聯名抗議有關。
不過,記者估測,整車外商出資股比約束全部鋪開是早晚的事,且時刻不會長遠。4月26日,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的《轎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到“完善內外資出資管理準則,有序鋪開合資公司股比約束”。5月22日,發改委正式批復了江淮轎車與群眾轎車(中國)合資出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6月29日,江淮群眾新能源轎車合資項目在安徽合肥正式破土動工,這標志著備受重視和懷疑的江淮群眾項目已經執行。
群眾在華有了“合法合規”的第三家合資公司,這是一個嚴重進展。盡管新版《目錄》沒有全部鋪開外商在華建合資整車公司“兩家封頂”約束,但在電動轎車范疇有先例了。
可見,新版《目錄》已跨越了“合資數量”這一條“紅線”。
簡化外資并購公司手續
6月29日,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明,新版《目錄》有三大亮點,一是對外資的敞開程度更高了;二是進一步擴展鼓舞類方針的規模;三是縮小了外商出資公司樹立及改變批閱的規模。在記者看來,這三點對中國轎車制作職業招商引資很有協助,最少能夠活潑商場,新版《目錄》給了中國轎車產業再次勃發新春的時機。
“除‘境內公司、公司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樹立或操控的公司并購與其有相關聯系的境內公司’以外,將不涉及準入特甭管理辦法的外資并購樹立公司及改變,包含上市公司引進外國出資者戰略出資,均歸入存案管理。商務部還將同步樹立配套辦法,適時修訂出臺《外商出資公司樹立及改變存案管理辦法》,清晰并購樹立公司及改變的存案程序。”孫繼文具體解讀了新版《目錄》中的最大亮點。
孫繼文以為,這將大幅簡化外資并購公司的手續,實在降低準則性的交易成本,進一步進步營商環境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水平,能非常好支持外商出資公司對實體經濟發展表現重要作用。
這幾年,中國海外收買如火如荼,尤其是轎車及零部件職業。新版《目錄》正式施行后,海外公司并購中方財物的可能性會加大,說不定也會“風生水起”。在記者看來,或許將來幾年,中國轎車及零部件職業會愈加活潑,這明顯有助于中國完成轎車強國。
零部件鼓舞規模進一步加大
除轎車零部件外商出資有望全部鋪開外,新版《目錄》還添加了鼓舞出資類的條目。
與2015年版《目錄》比較,鼓舞類條目又新添加6條,涉及虛擬實際、增強實際設備研制與制作,3D打印設備要害零部件研制與制作等項目。
新版《目錄》鼓舞外商出資清單中,包含外商要點出資轎車發動機制作及發動機研制組織建造、轎車要害零部件制作及要害技術研制、轎車電子設備制作與研制、新能源轎車要害零部件制作四大范疇中的要害零部件及部件。
2015版《目錄》中,能量型動力電池位列于鼓舞類,但又清晰規則,關于能量密度≥110Wh/kg,循環壽數≥2000次的能量型動力電池,外資份額不得超越50%。而新版《目錄》除掉50%約束,將動力電池職業由不完全鼓舞類完全成為鼓舞類。